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第一套人民币的版别划分方法

2014-1-9 10:39| 发布者: 人民币收藏| 查看: 2437| 评论: 0

摘要:   在1950年7月1日,在上海的中国纸币集藏会,扬州会友林丹、宋和鸣两位先贤,编着的《中国人民银行、华中银行钞目》一书中,就提及到第一套中国人民银行钞有57种版别,而在该钞目发行以后,中国人民银行还发行了10 ...
  在1950年7月1日,在上海的中国纸币集藏会,扬州会友林丹、宋和鸣两位先贤,编着的《中国人民银行、华中银行钞目》一书中,就提及到第一套中国人民银行钞有57种版别,而在该钞目发行以后,中国人民银行还发行了10张第一套人民币(它们是2张蒙文券、4张维文券、2张50000元券、1张500元种地券、1张5000元渭河大桥券)。但随着滚滚的历史车轮进展,现在新的版别发现越来越多。要谈版别问题,首先要了解何谓版别,过去研究这个问题,大家提法不一,官方有官方的规矩,民间有民间的叫法,编书有编书的提法,收藏者有收藏者的称谓。有的提出第一套人民币有57种原版,有的提出第一套人民币有60种版别,有的称第一套人民币有68种版别,或有72种、78种说法等等,不一而已。不同的提法,就有不同答案,也拿得出不同的实物票券来说明问题。我们知道版别,顾名思义就是指币与币之间存在的区别。而纸币的版别更不同以硬币,纸币可受多种因素而可改变其版别,如纸质不同、制版先后、年号日期、印刷颜色、印刷厂家、印刷工艺、初版与再版、冠字与号码、签字与盖章、暗记水印、加盖文字等等不同因素而产生不同版别,这也是纸币收藏的内存潜力,也是给集藏者的深研诱力、也是纸币鉴赏的无限魅力。现把各种各样引起不同版别和产生的不同原因一一分析如下:

  一、使用纸质不同而产生的版别

  第一套人民币是在解放战争中蕴酿,诞生、发行的,由于战争正在进行,前方急需大量人民币去占领市场,部队急需大量军费给养,后方急需大量人民币去收兑区币,稳定市场,发展生产。造成人民币印刷供不应求,印刷人民币材料纸张只能就地取材,并没有统一的纸张,有什么纸张就用什么纸张,所用纸张有老解放区造的桑皮纸、麻纸,有从市场上采购来的挪威道林纸,有从旧政府印钞厂的仓库中接收来的美钞纸,有东北佳木斯造纸厂生产的波纹水印纸、有从前苏联购进的五星纹水印纸,有一般办公用的平版纸、还有国产天章印钞纸由于所用不同纸张产生不同版别,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因纸张厚薄产生的版别:由于同一票券使用二种纸张,发现有厚薄特别明显,手感很强的有以下几种票券:

  1、5元牧羊票券:有厚纸与薄纸二种,以薄纸票券较少。

  2、10元火车站票券:有厚纸与薄纸二种,薄纸较白,并且薄纸背面文字图案透印非常明显,存世量较少,薄纸是初版,冠字是123。

  3、10元灌田与矿井票券:有厚纸与薄纸二种,厚纸色黄,薄纸色浅 以薄纸为少见。

  4、10元工人与农民票券:有白色薄纸与深色厚纸二种,白色薄纸票券较罕。

  5、20元六和塔棕色票券:(原称万寿山票券),有厚纸与薄纸二种,以薄纸较少。

  6、50元压路机票券:有厚纸与薄纸二种,厚纸颜色低沉,薄纸颜色鲜艳。

  7、50元铁路票券:有初版与再版不同版别,初版纸质较薄与透明,正面的黄底色较淡,发现量较少。

  8、100元红工厂票券:有厚纸与薄纸二种,以薄纸较少。

  9、500元正阳门票券:纸质有厚薄黄白之分,厚纸较少。

  (二)、因纸张底色不同而产生的版别:由不同纸张而产生底色不同,同一票券明显有黄色与白色二种底色。有以下几种。

  1、1元工人与农民票券:有黄色与白色二种, 以白色票券较少。

  2、1元工厂票券:有黄色与白色二种, 以白色票券较少。

  3、5元织布票券:有黄色与白色二种,以后者为少见,故价值较高。

  4、20元运肥与火车票券:有黄色与白色二种,以白色票券较少。

  5、200元颐和园票券:有黄色与白色二种,以白色票券比较少见。

  6、1000元北海与角楼票券:(宽章距)有黄纸深色与白纸浅色二种,存世量相差不多。

  7、100元轮船票券:有白纸与黄纸二种, 以白纸票券较少。

  8、500元种地票券:有白纸与黄纸二种,白纸浅色数量较少。

  9、1000元双马耕地狭长票券:有黄纸与白纸二种,票底色有暗红色与白色的明显区别。

  10、10000元双马耕地票券:有黄纸与白纸二种,以白纸票券较少。

  (三)、因纸张有否水印产生的版别:由于便用不同纸张,同一种票券有的有水印,有的无水印,而水印图案也不尽相同,而产生以下版别:

  1、5元织布票券:有英文水印与无水印券二种版别。英文水印券甚为罕少。英文水印可分上英文水印与下英文水印二种不同位置。

  2、10元工农票券:有英文水印与无水印券二种,英文水印较少。所见几张英文字亦各不相同,位置各异。无固定模式。

  3、10元锯木与耕地票券:有横条式水波纹水印与竖条式水波纹水印二种不同水印,以竖条式水波纹券罕见。

  4、100元北海与角楼、蓝面票券:有空心星水印、雪花水印、水波纹水印三种版别,以水波纹水印券为少见。

  5、100元北海与角楼、黄面、印章狭距票券:有空心星水印与水波纹水印二种版别,以水波纹水印券为少。

  6、100元北海与角楼、黄面、印章宽距票券:有水波纹水印与雪花水印二种版别,以雪花水印券较少见。水波纹水印又可分横条式水波与竖条式水波二种。以横条式水波券为罕见。

  7、200元排云殿票券:有空心星水印与雪花水印二种水印,两券存世量相差不多。

  8、1000元运煤与耕地票券:有五星水印与无水印二种,五星水印票券较少。

  9、10000元军舰票券:有空心星水印、雪花水印、无水印三种版别,以空心星水印票券为略少。

  10、10000元双马耕地票券:有空心星水印、雪花水印、无水印三种版别,以空心星水印票券略少。

  二、制版原因产生的版别

  (一)、原版问题:按照《人民币图册》、石雷的《人民币史话》二书介绍,在编写《人民币图册》一书时,为商讨第一套人民币的版别时,特邀了一些当时发行、制作第一套人民币的有关人士,协商决定第一套人民币的版别问题,并作出决议,制订了三条规定,决定第一套人民币为60种原版。以后60种版别,一直为广大收藏爱好者所沿用。这60种版别即是57种原版的基础上,外加20元六和塔一种,50元火车券一种,100元北海与角楼券一种。为60种。

  (二)、再版票幅差异:由于种种原因需要第二次印刷制版,制出来的新版与原来的旧版版幅有一定差距,印刷后出现与原版票幅不同,而产生不同版别的以下几种:

  1、100元万寿山票券:原版图案距是123mm,是1949年2月5日发行,再版图案距120mm,是1949年3月20日发行,在实际收藏流通券中,我们发现本券图案距有120mm、121mm、122mm、123mm四种之多。

  2、200元割稻票券:原版图案距是125mm,为深墨绿色,再版图案距是121mm,浅墨绿色。狭幅与宽幅两票存世量相差不多。

  3、1000元双马耕地票券:按照1992年《苏州钱币》总八期中金诚《第一版人民币版别探辑》介绍本券有狭幅与宽幅二种,狭幅图案是137mm,宽幅图案是140mm。

  (三)暗记增减而产生的版别:由于同一票券的承印厂家不同,或同一厂家在再版时增减暗记,以示区别印刷责任而产生不同版别,这个问题过去一直不重视,但随着近年来在海内外广大收藏爱好者的不断探索和钻研下,新的暗记版别相继发现,使第一套人民币版别更加丰富多彩。增添的暗记版别有以下十几种,现一一分析如下:

  1、5元牧羊图票券有二种版别:

  (1)有星版:票背行名上有一“★”暗记。

  (2)无星版:票背行名上没有“★”暗记。

  2、10元锯木与耕地图票券有二种暗记版别:

  (1)二弧版:票背年号右侧为二弧。

  (2)三弧版:票背年号右侧为三弧。

  3、20元立交桥票券有二种暗记版别:

  (1)有自由版:票面有“自由”暗记:首位号码是0、1、2、3、4,应是初版。

  (2)无自由版:背面无“自由”暗记:首位号码是5、6、7、8、9,应是再版,无“自由”版比有“自由”版少,台湾1997排行榜前者是65位,后者是76位。

  4、50元工农票券有二种暗记版别:

  (1)、普通版:有10个共同暗记。

  (2)、大东版:除有10个共同暗记外,在正背面都有“大东”二个暗记。本券为上海大东印刷厂承印。

  5、100元轮船票券有7种暗记版别:

  (1)、普通版:有10个共同暗记而无特殊暗记,是第一套人民币最常见的票券。

  (2)、二字版:除有共同暗记外,正面大轮船下三角中有一“二”字暗记。

  (3)、百元版:除有共同暗记外,正面水波纹下边有“百元”二字暗记。

  (4)、KK版:除有共同暗记外,正面右下角有“KK”二个字暗记。

  (5)、壬申版:除有共同暗记外,在正面右上角面额内有一“壬”字,左上角面 额下有一“申”字,本版别甚为稀罕,难得一见。

  (6)、背无暗记版:背面没有“百”、“行”、“民”三个暗记,本版别在国内外收藏书刊上未见报道。

  (7)、西安版:除有共同暗记外,在票面左侧边饰中人一“西”字。票背行名左下方有一倒置的“安”字暗记。

  6、100元驮运票券有三种暗记版别:

  (1)、普通版:有5个共同暗记。

  (2)、“K”字版:除5个共同暗记外,在正面右上方有一阴文“K”字母。

  (3)、“H”字版:除5个共同暗记外,在背面右下角有一“H”字母。

  7、200元炼钢票券有八种暗记版别:

  (1)、普通版:有15个共同暗记。

  (2)、“人Z”版:除有15个共同暗记外,正面有“人”、“Z”二个暗记。

  (3)、“O T”版:除有15个共同暗记外,正面有一“O”字母暗记,背面有一“T”字母暗记。

  (4)、“大东”(1)版:除有15个共同暗记外,正背面有“大东”二字暗记,是上海印钞厂委托上海大东印刷厂代印的票券。

  (5)、“大东”(2)版:除有15个共同暗记处,正面有“大东”二字暗记, 而在背面却没有“大东”二字暗记,甚为罕少。

  (6)、“午月小水”版:除有15个共同暗记外,背面面额的四周有“午”、“月”、“小”、“水”四个暗记。

  (7)、“K K”版:除有15个共同暗记外,正面左下角有“KK”暗记。为上海印钞厂委托上海三一印刷厂代印的票券。

  (8)、“大力大成”版:除有15个共同暗记外,背面有“大”、“力”、“大”、“成”四个暗记。

  (9)、“大力”版:除有15个共同暗记外,背面有“大”、“力”二个暗记。而无“大成”二字暗记,比“大力大成”版要少见。

  8、200元长城票券有三种暗记版别:

  (1)、普通版:有8个共同暗记。

  (2)、“大东”版:除8个共同暗记外,正面有“大东”二个字,还有“T”、“元”二个暗记。

  (3)、“凡可升山木”版:除8个共同暗记外,背面有“凡”、“可”、“升”、山”、“禾”五个暗记。

  9、500元拖拉机票券有二种暗记版别:

  (1)、普通版:有14个共同暗记。

  (2)、500版:除14个共同暗记外,在正面年号右侧有“005”暗记。

  10、1000元钱塘江大桥票券有二种暗记版别:

  (1)、“H”版:正面右图六和塔下的亭子尖角中有“H”字母暗记。

  (2)、“X”版:正面右图六和塔下的亭子尖角中有“X”字母暗记。

  11、1000元秋收票券有二种暗记版别:

  (1)、普通版:有14个共同暗记。

  (2)、“西安”版:除14个共同暗记外,在票背行名左右两侧有“西”、“安”二字。本券是西安印刷厂承印的票券。

  三、印刷颜色过程中产生的版别

  (一)、在印刷过程中调换颜色产生不同版别:

  1、20元六和塔票券:有蓝色与紫色二种,以紫色券略少。

  2、50元大桥与火车票券:有紫红面与蓝面二种,是华东区行在印刷时,由于某种原因,调换了颜色所造成,紫红面券发行于1949年2月10日,一个月后,即被蓝面券所代替,故发行期短,印刷量少,所见首位号码为0与1二个数字,存世量稀少。蓝面券发行于1949年3月12日,发行量略多些。

  3、100元北海与角楼票券:有蓝面与棕色面二种票券,以棕色面券较少。

  (二)、印刷颜色深浅不同产生不同的版别:

  1、50元紫红大桥券:有紫红面与大红面二种颜色,据说大红面券极为罕见。台湾有过报导,国内尚未见过报导。

  2、1000元钱塘江大桥票券:背面常见的紫红色,亦见有背面橙红色券,比较少见。

  3、10000元军舰票券:背面常见的是褐色,亦见到一种黄棕色券,比较少见。

  (三)、有无底纹与底纹颜色不同产生版别:

  1、5元帆船票券:本券的底纹有二种版别,一种是无底纹券,另一种为有底纹券,其底纹是深棕色,比无底纹券略少,价略高。

  2、5元牧羊图券:本券底纹有二种版别,一种是浅绿色底纹,另一种是粉红色底纹。

  3、10元工农图票券:本券所见均为有底纹版,笔者藏有无底纹版票券一张。甚少见。

  4、20元打场票券:过去所知本券有褐色底纹与蓝色底纹二种,初版为深褐色底纹,再版券改为蓝色底纹,以深褐色底纹券较少。近日报导发现无底纹票券,稀少。

  5、50元蓝大桥与火车票券:本券常见所见一般都有底纹,但亦见有无底纹票券,比较稀少。

  6、50元列车票券: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流通币研究》一书介绍,本券存在两种不同底纹版别。

  7、100元工厂与汽车图票券:本券常见都有浅绿色底纹,但亦发现有无底纹票券面世。甚为少见。8、200元颐和园票券:本券有橙红色底纹与嫩黄色底纹二种版别,以嫩黄色底纹票券为少。

  四、加盖冠字、号码、印章过程中产生的版别

  (一)、冠字不同产生的版别:一般来说,第一套人民币冠字的确有大小宽狭不同,但变化微小不易察觉,而且冠字的变化,往往伴有号码的大小与宽狭的变化,故有些票券纳入字体不同的版别中去分析。明显冠字宽狭不同的票券有以下几种:5元水牛图券、20元推煤车券、50元列车券、100元汽车与火车券、200元颐和园券五种。

  (二)、号码字体、宽狭不同产生的版别:第一套人民币所使用的号码字体多种多样,有等线体、粗壮体、幼短体、幼长体,山顶7体、平3体等多种号码字体,号码规格有大字、中字、小字不同,号码长短有长距与短距不同,因此造成了许多票券存在不同版别,甚至同一张票券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号码字体而引起不同版别。

  1、10元灌田与锯木票券:有粗壮体号码与等线体号码二种,等线体号码有三种,大字号码4×16mm、中字号码3.5×16mm、小字号码3×16mm,以大字号码为少见.

  2、100元北海与角楼票券:本券所使用的号码有以下几种,粗壮体大字号码、粗壮体大字山顶7号码、粗壮体小字长距号码21mm、粗灶体短距号码19mm、幼短体号码(含平3版)五种。

  3、100元耕地与工厂票券:本券有大字号码4×21mm与小字号码3.5×21mm之分,对小字号码有争议,认为是当时敌对方为扰乱我方金融而伪造的假票,收藏界称其为“老假票”。

  4、200元排云殿票券:本券有粗壮体大字号码4.5×21mm、粗壮体小字号码3×21mm、山顶“7”版及细瘦体号码四种。

  5、500元正阳门票券:本券有粗壮体“山顶7”号码4.5×21mm、粗壮体小字长距号码 4×21mm、粗壮体小字短距号码4×19mm三种版别。以粗壮体“山顶7”号码版为少见。

  6、1000元双马耕地票券:本券有粗壮体大字号码、粗壮体山顶7号码、粗壮体小字长距“平7”号码、粗壮体小字长距“腰鼓7版”号码、粗壮体小字短距号码、细瘦体号码(含平3版)6种版别。

  (三)、号码位数不同产生的版别:

  1、50元列车票券:本券有6位数与7位数二种号码,6位数发行于1949年3月20日,7位数发行于1949年4月,由于6位数发行时间暂短,所以发行量稀少。

  2、50元工农票券:本券有6位数与8位数二种号码,以6位数票券为略少。

  3、100元轮船票券:本券有6位数与8位数二种号码,6位数发行在先,发行量少,

  4、1000元双马耕地票券:本券有6位数与7位数二种号码,不知什么原因7位数票券反比6位数票券少。不能理解。

  (四)、职章距离宽狭不同产生的版别:

  100元北海与角楼票券:由于加盖的职章距不同,有宽章距42mm,狭章距20mm二种,总行只发行宽章距票样,而无狭章距票样,宽章距票券比狭章距票券要少。

  综上所述,第一套人民币版别已达160种之多,随着时间的进展,第一套人民币版别研究越来越深入,相信新的版别必定会不断发现,希望全国钞友,尤其是第一套人民币的钞友,共同努力,不懈钻研,有所发现,把第一套人民币的研究推向新高潮。版别研究是第一套人民币研究的重点,从第一套人民币进入收藏领域,短短十几年时间,通过广大收藏爱好者的不懈努力,新的版别不断发现,那么第一套人民币的版别研究是否到顶了?没有研究余地了吗?当然第一套人民币肯定还有许多版别尚未发现,需要更进一步发掘,有些票券还找不到“娘家”。如100元轮船券壬申版、200元长城券午月小水版、1000元钱塘江大桥券千元版…等等。它们各是什么厂家承印的?都要我们一一去寻找其“娘家”。有人提出第一套人民币的“同版异厂券”问题,第一套人民币的几张票券为几家印刷厂共同同时印刷,我们称作“同版异厂券”,异厂印刷的人民币是否同原版一式一样,丝毫不变,如20元推煤车券,50元列车券、200颐和园券等等…。都是两家印刷厂印刷的,两家印刷厂印刷的票券有否版别区分呢?第一套人民币到底有多少种版别,到目前为止,尚没有统一说法,对如何区分版别,各执己见,众说纷纭。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文由人民币收藏网提供ar6.cn,您可以按ctrl+D添加到收藏夹,方便下次查询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底部导航
第一版人民币 第二版人民币 第三版人民币 秦朝先秦钱币 错币成交价格 错版人民币 清朝钱币 明朝钱币 元代钱币 金代钱币 北宋钱币 隋朝钱币
第四版人民币 第五版人民币 错币交易平台 五代十国钱币 纪念币收藏网 金银币收藏 钱币商城 西夏钱币 辽代钱币 南宋钱币 唐朝钱币 汉朝钱币

手机版|小黑屋|现代钱币收藏网 ( 冀ICP备2023036336号-1 )

GMT+8, 2024-6-29 03:00

Powered by Discuz! X3.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