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人民币收藏精品--第四版人民币

2014-1-13 12:31| 发布者: 人民币收藏| 查看: 2396| 评论: 0

摘要:   相信谈到第四套人民币时很多人并不陌生,因为即便是“80后”都有使用过它的经历,更何况从严格意义上说,它还没有退出流通,角币券至今仍在流通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提到第四套人民币,大多数人仍然怀有很深 ...

  相信谈到第四套人民币时很多人并不陌生,因为即便是“80都有使用过它的经历,更何况从严格意义上说,它还没有退出流通,角币券至今仍在流通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提到第四套人民币,大多数人仍然怀有很深的亲切感。

  一、第四套人民币的发行历史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城乡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货币需求量大幅增加,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从1987427日到199741日,采取一次公布,分次发行的办法陆续发行了9种面值14个版别的纸币,其中1角、2角、5角各一券别,1元券三个版别(809096),2元券两个版别(8090),5元券、10元券各一个版别(80),50元券、100元券各两个版别(8090),这版人民币的发行,这对适应当时经济发展需要,方便流通,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四套人民币的筹划设计,从19671月文化大革命初期,人民银行总行向国务院提出设计该套人民币的设想,到19855月定案,历时18年。19672月至19765月期间,总行先后上报三次方案,由于方案是文化大革命思潮的错误反映,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路线的指导下,果断的排除了极左思想的干扰。1977年再次上报,并于1978年通过中央审批,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央工艺学院的大批专家和印刷系统的技术骨干,集思广益,解放思想,勇于对纸钞设计进行创新,1979年,一套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为主题的新版人民币彩色设计稿(当时无50元和100元券)应运而生,1980年得到国务院批准。第四套人民币从最初的筹备设计到尘埃落定到正式发行流通,经历了20年的漫长岁月,中间过程之长,堪称新中国五套人民币中之最了。

 

  二、第四套人民币的票面鉴赏

  第四套人民币仍然具有非常鲜明的中国特色的设计思路,但政治倾向有所减弱,更突出其货币这一最重要经济载体的作用,整套纸币设计思路,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侧重点

  一个中心:各族人民大团结.10元券以下票面以各族人民大团结为中心思想主题。

  两个侧重点:

  1、三个阶层的重新划分。

  50元券所反映的内容与我国八十年代初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知识份子是国家主体人员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思想如出一辙,知识份子形象第一次进入人民币的重要券别的票面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再这之前是”“”“

  2、坚持毛泽东思想。

  100元券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出现在最高面值上,除了纪念伟人以外,更重要的我认为是坚持毛泽东思想这一重要设计思路。背面的井冈山也是这一思路的体现。

  从票面鉴赏角度,第四套人民币最直观、最突出的感受有两点:

  1、精雕细琢、人物众多的人像雕刻。

  第四套人民币从一角券到100元券,多达21个人物形象,即便雕刻也有15人之多,这在世界范围内也是非常少见的。各票面正面全部采用人物头像作主景,这对凹版雕刻工艺的要求也比前几套人民币要高得多,不同民族,不同年龄、性别,不同身份,不同服饰的人物,都要通过各种不同的刀法加以细致的刻画和区别。这从各个票券的票面上可以看到,一幅幅雕刻凹版印刷的人物头像,线条清晰,刀法流畅,很好地体现了人物的精神风貌,每一幅头像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参加全套票券正背面雕刻的艺术家有高振宇(1角券正面,50元券背面)、苏席华(10元、50元、100元券正面)、宋广增(5角券正面)、李斌(2角、1元、5元券正面)、徐永才(2元券正面)、吴依正(5元、10元、100元券背面)、花瑞松(1元券背面)、薛书桐(2元券背面)。参加装饰雕刻的有赵亚云、谭怀英、耿生发、马建玺等。面对如此众多的人物,除需要非常高的雕刻技艺才能完成如此繁杂的艺术创作外,更难的是,不同的票面上的人物并不是一个人雕刻完成,而是由不同的雕刻师协同雕刻而成,这更需要众多的雕刻师达成一种默契,在每个人雕刻风格不同的情况下,达成艺术上的统一,更是加难上加难!

  单从这版人民币人像雕刻角度说,其雕刻数量、难度、和艺术表现力上所达到的高度,完全可以排在世界人像雕刻强国之列!

  2、民族特色浓郁的底纹设计。

  从1元至10元券正面底纹中可以清晰的感受到中国特色的民族图案设计。比如1元券的燕子桃花2元券的绶鸟翠竹5元券的松鹤翠竹10元券的凤凰牡丹。这些都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象征吉祥喜庆的民间艺术图案,在造型上又采用了装饰性的表现手法,鲜明、活泼。其他正背面纹饰也取材于各民族中的生活图案,生活气息浓厚,而且所有底纹图案与正背面主景融为一体,色彩鲜艳,富于变化,散发出中国特有的、浓郁的民族风格。在底纹的设计上,我认为它是几套人民币中最好的。

  在纸币的背面图案取材于我国的长城、南海.南天一柱、长江三峡、珠穆朗玛峰、黄河壶口瀑布、井冈山等名胜古迹、名山大川,体现了我国的壮美河山。构图开阔雄伟,每张画面都堪称经典的风景雕刻,本人特别喜欢2元券(80)上的雕刻,海浪冲击礁石,浪花飞溅,非常有意境。

  三、第四套人民币的防伪技术运用

  1、纸张与水印

  第四套人民币的纸张主要成份是短棉绒,纸张光洁、坚韧、耐折、挺度好,并有一定的抗化学腐蚀性,可以在较长的时间内使用而不易损坏。第四套人民币除3种角币券没有水印外,主币均采用水印防伪。从1元券到5元券都采用了满版水印形式,图案为方圆古钱,古钱类似春秋战国时期的铲形币,但96年版的1元券则换成了一大四小的国旗五角星满版水印。从10元券开始全部为固定人物头像水印,10元为汉族头像水印,50元为炼钢工人头像水印、100元为毛主席侧面头像水印。第四版的水印钞纸相比第三版的水印在技术含量上提高不少。水印的难度明显提高,而且立体感和清晰度都非常好,甚至好于第五版人民币上的人像水印!

  2、凹版印刷与几次换版。

  这版人民币与世界同时期的纸钞的共同点在于其大量使用凹版工艺,凹版面积很大,全部采用手工雕版和机器制版相结合的工艺。但随时间的推移,对于不同券别的印刷工艺进行了调整,由此出现了两种防伪效果上的变化,一种是防伪变得更强了,而另一种是防伪变得更弱了!变强的是50100元券的90版分别加入了安全线和无色荧光油墨(汉语拼音字母),从而防伪变强。而变弱的则为小面值的1元券和2元券,由80版的正背面凹印,改为90版的正面凹印,背面胶印。96版的1元券正背面更是全部改为胶印。这些变化是为了适应当时货币供应量大幅增加的需要,同样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3、油墨与对印。

  第四套人民币使用了多种防伪油墨,如无色荧光油墨、同色异谱油墨、磁性油墨等。如1990年版100元、50元券左右都用了无色荧光油墨印的阿拉伯数字和汉语拼音面值,在紫外光下发出黄色荧光清晰可见。同色异谱油墨是在太阳光或灯光下与一般油墨没有区别,但在紫外光下就会发亮或变成另外一种颜色,例如:1元券正面中间部位平凸印的黄绿色的桃花树干;2元券正面中间部位平凸印的土黄偏绿色的翠竹竹干;5元券正面中间部位平凸印的桔红色花纹(即仙鹤的头顶、颈、翅膀)10元券正面中间部位平凸印的桔红色的凤凰;50元券背面右上角衬托面值平凸印的桔红色花团,即“50”面值部位的桔红色;100元券正面四领袖像左边桔红色的花纹,都采用了同色异谱油墨。磁性油墨用在了第四套人民币各票券的号码及50元、100元券正面下边颜色较深的花边部分,不过这种油墨的检测得借助专业的验钞设备。

  票面左下与背面右下角的不同图案的花卉构成了对印构图,对印图案复杂,对印准确,个人认为有些过于复杂了,反倒不利于人民群众识别,但其对印工艺无疑是非常先进的。

  四、第四套人民币的投资与收藏

  第四套人民币以其票面上所展现出的浓郁中国特色以及精雕细琢的雕刻工艺给每一个收藏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虽然这些年其收藏价格大起大落,但仍旧使纸币收藏爱好者趋之若鹜。恐怕它即将全部退出流通而成为收藏品的一员是普遍认可的原因之一。

  人民币投资和收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现在很多人都看到了二版、三版的甜头,似乎四版也会使自己成为百万富翁,事实真的如此吗?

  第四套人民币毕竟退出时间不长,甚至有些券种还在流通,因此其存量相比其他更早退出流通的纸币要多出不少。想要投资还要采取更加谨慎的态度为好。另外。对于任何的收藏都要树立长远的心态,第四版更是如此。总之,只要不急功近利,第四套人民币不但可以收藏历史,同样也可带来更高的回报!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文由人民币收藏网提供ar6.cn,您可以按ctrl+D添加到收藏夹,方便下次查询

相关阅读

     底部导航
第一版人民币 第二版人民币 第三版人民币 秦朝先秦钱币 错币成交价格 错版人民币 清朝钱币 明朝钱币 元代钱币 金代钱币 北宋钱币 隋朝钱币
第四版人民币 第五版人民币 错币交易平台 五代十国钱币 纪念币收藏网 金银币收藏 钱币商城 西夏钱币 辽代钱币 南宋钱币 唐朝钱币 汉朝钱币

手机版|小黑屋|现代钱币收藏网 ( 冀ICP备2023036336号-1 )

GMT+8, 2024-6-29 03:10

Powered by Discuz! X3.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