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我国硬分币的铸造发行与硬分币礼品介绍

2014-4-27 16:43| 发布者: 人民币收藏| 查看: 3628| 评论: 0

摘要:   1955年以来,硬分币的铸造工艺逐年的成熟,硬分币的发布年代整整跨越了36年,这个期间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历史变化,而硬分币的通胀程度也是非常可观的。就目前的市场价格来看,基本上是呈金字塔结构出现的,年代 ...

  1955年以来,硬分币的铸造工艺逐年的成熟,硬分币的发布年代整整跨越了36年,这个期间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历史变化,而硬分币的通胀程度也是非常可观的。就目前的市场价格来看,基本上是呈金字塔结构出现的,年代越久的硬分币,价格就越高,年代越近的价格就越低。比如1987年的2分现在价值最低,一千枚的价格为160元,而1959年的2分硬币价值最高,价格在五千元到七千伍佰元之间。这样简单的比较是为了说明虽然中国有320亿发行量的硬分币,但是硬分币仍然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硬分币的铸造史就是中国编年史

  硬分币,自1955年发行1分以来,流通的分币共64种,包括版别差异的流通分币及精制币,共113种。其中1981年以后的流通硬分币发行量最大,题材没有什么价值,所以不受投资者的关注。但是97泡沫破裂后,人们发现,纪念币,尤其是92之后发行的,既没有消耗,更没有有价值的题材,发行量数以千万计,其市存量相对于流通硬币(包括分币和角币、元币)简直是天量。一部分人开始按照简单的年份和存量进行收藏硬分币,但这只是简单的收藏。1981年以前的32年中,中国经历了建国、大跃进、文革、拨乱反正、改革开放规划等5个重要时期,期间值得纪念的大事,远比1982年至今的30年更有意义。从研究早、中期硬分币的品相出发,可以渐行渐远的体悟到流通硬分币的铸制发行史,其实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到改革开放方向确定而止的一部新中国经济生活、政治事件的编年史。1981年以前的每一枚全品分币结合历史来看都是具有较大的意义的。从国内看,1955年至1981年发行的硬分币,是唯一可以作为纪念币之用的流通硬币,可以作为期间新中国大事记的有力注脚。从国际上看,国际硬币收藏家们,恰恰如同集邮者一样,以观察中国、关注中国的眼光,逐年默默地收藏着中国工业的成长史。从人文的角度看,一位参与硬币收藏的收藏者应该拥有一个符合自己出生年份的硬分币。从集藏的角度讲,集邮的人,就算不属猴,也得咬着牙买一方猴票,要不然不算个集邮者,集纸币的人就算再拮据,也得尽可能的拥有一枚车工或者8050,要不然就不算是这行里的人。硬币也是一样,集纪念币的,得有卷光建行,集流通币的得有卷光长城,甚至83-2角。

我国硬分币的铸造发行与硬分币礼品介绍

我国硬分币的铸造发行与硬分币礼品介绍

我国硬分币的铸造发行与硬分币礼品介绍

  关于硬分币礼品

  现在流行开发硬分币礼品,这种做法看上去是好的,但是要产品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一个门类相对繁荣之后推出礼品系列,这好像是锦上添花的事情,而且,一个有几百亿数量的大门类,是不能仅仅靠民间的礼品化产品化来发展的。 我们与其用数以十万甚至百万计的资金,耗费在86-5、87-2这样的大路货上,再加之均匀分布火力,制作长达N年的礼品,在盲目的囤积炒作预期落空之后,以低端产品的配套销售为唯一的获利通道,玩硬分币收藏的还是不能浮躁,可以推陈出新,可以开发出新玩法,但是最好不要搞大全套,小全套。J比如T74-82,20年仅涨了十倍,是上涨幅度最下的,2三版、四版大全套同样是最近5年升值幅度最小的纸币投资组合。也就是说,主要是组合,无论你持有多少年,你的收益一定是较小的,而损失就是相对大的。

我国硬分币的铸造发行与硬分币礼品介绍

  如果是逐年全套开发硬分币礼品开发,或者搞全套扩大化,如果是这样做的话,会比预期的回报率差很多。如果像,把82-91年2分的存量新币都包圆了,然后开发成礼品,那么对于购买者而言,唯一的期待就是开发者不断的按计划提价,直到他提价到某个理想价位,按9折以下的水平与开发者竞争,卖给后来人。这是另一种形式的多杀多。硬分币是肯定具有一定的投资收藏价值的。但是不能用简单的思维去看待硬分币的投资。如果是简单的用编年的方式开发硬分币礼品也不是一个好的思路。可以将硬分币礼品赋予一些价值理念,这样才会让它更有意义。可以采用流通分币纪念化的方式,或者把对应年代有代表性的邮票进行组合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有意义的礼品组合远远比那些仅仅靠年代堆积起来的硬分币要有价值的多,以后也会有较大的升值空间。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文由人民币收藏网提供ar6.cn,您可以按ctrl+D添加到收藏夹,方便下次查询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底部导航
第一版人民币 第二版人民币 第三版人民币 秦朝先秦钱币 错币成交价格 错版人民币 清朝钱币 明朝钱币 元代钱币 金代钱币 北宋钱币 隋朝钱币
第四版人民币 第五版人民币 错币交易平台 五代十国钱币 纪念币收藏网 金银币收藏 钱币商城 西夏钱币 辽代钱币 南宋钱币 唐朝钱币 汉朝钱币

手机版|小黑屋|现代钱币收藏网 ( 冀ICP备2023036336号-1 )

GMT+8, 2024-7-5 06:02

Powered by Discuz! X3.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