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竹木牙角器,也是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百花园中一颗颗耀眼的星星。虽然器微,但往往秀工极巧,精雅无比,深受人们的喜爱,成为今日收藏家的钟情的收藏对象。 由于历史和环境的原因,这类物品,尤其是竹木器不易保存,传世较少。现在流散在民间的竹木牙角器主要是明清以来的遗物。所以,明清竹木牙角器自然是收藏者的主要收集对象。 竹刻艺术,始于明代 竹刻成为专门艺术,始于明代中期。明末朱松邻(鹤)创嘉定派竹刻,子朱小松(缨人)、孙朱三松(稚微)三代相传,声名已着。且朱氏三代俱工书画,兼雕犀角、象牙。清初明师吴之瑶为三松之后第一高手,与之播同时稍后者,有嘉定封锡禄(字义侯),一家皆精竹刻。康熙四十二年,与兄锡爵、弟锡璋人京养心殿造办处。与锡禄同里之周颖(字芷岩)也擅竹刻。嘉定竹派延续到清中期,后继者达数十人之多。金陵竹派以濮仲谦为代表。乾隆、道光间,潘西凤、方絮诸家,以浅刻见重,成为清代竹刻的殿军。竹刻艺术有画雕、浅雕、浮雕三种。康乾间,造办处创竹黄雕刻,以黄杨木为胎,用竹之内皮雕成各种纹饰,贴于器外,名曰“贴黄”。稍后,嘉定、黄岩、邵阳、江安、上杭等地均有制作。 木刻工艺,源远流长 明清木雕主要分布在浙、闽、苏、粤各地。浙江东阳木雕以浮雕见长,产品多为床饰、框架、挂屏等。黄杨木雕以小件圆雕为主。广东金漆木雕以镂雕精细见称。福建龙眼木雕饰以裸漆,古朴浑厚。明清木雕品种有佛像、人物、鸟兽、家具、文玩、座件等。明代木雕器物,简朴大方;清代木雕器物或造型厚重,或纹饰繁缛。评定木雕作品的优劣,当从工艺、造型、木质等角度审视。 牙角制器,起源甚早 明清时期,象牙多来自国外。雕刻分宫廷手工艺与民间手工艺二类,宫廷制作者精工细腻,人物、花鸟纹饰多仿绘画笔意,着色烧彩都有一定章法。明代牙雕多随材料原材成型,刀工简洁,生动自然。从雕刻的人物来看,多数为佣人形象。清代牙雕刀工复杂,作工精细有章法,形态逼真。牙雕制品可分为广雕、京雕,广雕较粗,见棱见角,不圆滑,图案层次分明,镂空雕。 京雕多数为立体造型,雕工精细、圆润;古朴大方,形态生动。清代牙雕制品有:镂空象牙塔、象牙盒、象牙人、象牙烟壶、象牙扇骨、象牙筷子、支物、笔筒、牙球、图章等。角器以牛、羊、鹿角为主要原料。清代的牙角雕刻,和其他工艺品一样,在乾隆时达到高峰。 明清遗留下来的竹木牙角器数量仍有不少,其中有许多是稀世珍品,如:故宫博物院藏的“黄杨木雕仕女”、“吴之瑶东山报捷图黄杨笔筒”、“牧牛图竹雕笔筒”、“贴黄竹雕提梁自”、“海棠或贴黄竹雕盘”、“漓纹犀角杯”,广西博物馆藏的“竹笛”;南京博物院藏的“朱鹤松鹤图竹雕笔筒”;上海博物馆藏的“朱缨刘阮人天台图竹雕香筒”、“张希黄山水楼阁图竹雕笔筒”;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竹枝形竹雕臂搁”。上述作品堪称国宝、价值连城。从经济投资的角度看,明清竹木牙角器也很有收藏价值。 |
底部导航 | |||||||||||
第一版人民币 | 第二版人民币 | 第三版人民币 | 秦朝先秦钱币 | 错币成交价格 | 错版人民币 | 清朝钱币 | 明朝钱币 | 元代钱币 | 金代钱币 | 北宋钱币 | 隋朝钱币 |
第四版人民币 | 第五版人民币 | 错币交易平台 | 五代十国钱币 | 纪念币收藏网 | 金银币收藏 | 钱币商城 | 西夏钱币 | 辽代钱币 | 南宋钱币 | 唐朝钱币 | 汉朝钱币 |
手机版|小黑屋|现代钱币收藏网 ( 冀ICP备2023036336号-1 )
GMT+8, 2023-12-5 20:27
Powered by Discuz! X3.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