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雕刻版邮票发行量少 值得收藏

2014-1-24 14:46| 发布者: 人民币收藏| 查看: 1647| 评论: 0

摘要:   邮市场在最近几年比较火热,一方面是由于邮票收藏有市场基础,吸引大量的资金,另一方面邮票种类繁多,精品不断。不同爱好者根据个人喜好及市场规律收集不同的邮票,如有不少的收藏者根据邮票印刷技术的不同而进 ...

  邮市场在最近几年比较火热,一方面是由于邮票收藏有市场基础,吸引大量的资金,另一方面邮票种类繁多,精品不断。不同爱好者根据个人喜好及市场规律收集不同的邮票,如有不少的收藏者根据邮票印刷技术的不同而进行收集。诚然,邮票印刷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邮票的价格,精湛的技术制造出的必然属于精品,收藏者自然会投入较多的关注度。那么究竟哪类邮票值得收藏,会有较大的升值空间呢?

  邮票历史悠久,印刷技术在不断改进

  印刷技术作为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历史发展而不断进步,从技术相对较为落后的石版、木版、胶版等到现代化的电脑制版技术。邮票要发行自然要印刷,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连年战争,印刷技术发展缓慢,资金也受到了限制,仅在小范围内采用了单色影写版进行印刷。而在经济基础较差地区,只能采取相对落后的石版或木版印刷。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邮票印刷技术才得到了高速发展。现代邮票印刷技术有粘印、胶印、凹印等,最受广大集邮爱好者喜爱的邮票,就是雕刻凹版印制的,这类邮票各具特色,线点各不相同。由于雕版邮票制作工艺难度大,生产周期长,使得其生产成本较高,发行量自然就低了,并且其难以伪造,自然受到广大集邮爱好者的追捧。

  雕刻版邮票发行量仅有178套

  新中国刚成立时,我国邮票印刷厂采用传统的凹版印刷设备就可以满足社会的需要,这一时期邮票的发行数量也是最多,突破了百套。在“文革”期间发行了9套,这类邮票与时代背景、政治形势紧密相关,1972年的《红旗渠》是其中的代表作。改革开放到1991年发行了41套,印刷质量受到了国外集邮者的好评。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邮票的发行套数开始难以满足人们的日常需要,此时国家开始采用了印制胶技术。但在广大集邮爱好者的强烈要求下,这段时期还是陆续发行了12套雕版邮票。在这一系列的雕刻版邮票中,还有不少的获得了国际佳誉,如1958年版的《林业建设》、1963年的《黄山风景》“印客松”等。

  雕版邮票精品较多,选题一般集中在人物或名山大川上,线点明确、主次分明,能更好的表现出人物的气质或风景的特色,这类邮票很好的表现出了我国悠久的古代历史文化。另外,倍受我们喜爱的第一轮十二生肖票也全部采用的雕版印刷技术。如今,邮票市场行情大好,投资邮票的人也越来越多,随着大量资金不断注入收藏市场,相信雕版邮票的升值空间必然能够有所提高。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文由人民币收藏网提供ar6.cn,您可以按ctrl+D添加到收藏夹,方便下次查询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底部导航
第一版人民币 第二版人民币 第三版人民币 秦朝先秦钱币 错币成交价格 错版人民币 清朝钱币 明朝钱币 元代钱币 金代钱币 北宋钱币 隋朝钱币
第四版人民币 第五版人民币 错币交易平台 五代十国钱币 纪念币收藏网 金银币收藏 钱币商城 西夏钱币 辽代钱币 南宋钱币 唐朝钱币 汉朝钱币

手机版|小黑屋|现代钱币收藏网 ( 冀ICP备2023036336号-1 )

GMT+8, 2024-7-1 07:58

Powered by Discuz! X3.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