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收藏与投资各不同—收藏书画的四种心理

2013-10-9 11:24| 发布者: 人民币收藏| 查看: 1550| 评论: 0

摘要:   搞收藏,就得了解收藏者的心理。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收藏者要分析自己的收藏动机,然后才能制订一个科学的收藏计划。这里,我们就单说书画收藏者的心理。  中国书画收藏的重 ...

  搞收藏,就得了解收藏者的心理。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收藏者要分析自己的收藏动机,然后才能制订一个科学的收藏计划。这里,我们就单说书画收藏者的心理。

  中国书画收藏的重新崛起其实也就十几年时间,加上近几年来书画市场的猛然火爆,书画收藏者的心理也多少受到一些冲击,有的浮躁不定,有的却依然沉静如初。

  心理一:简单而纯粹的爱好

  这部分人大多是一些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的离退休老同志,有一定的文化和兴趣。他们最初只是为了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从学习书画入手,在一些书画班里上过课,和一些书画爱好者互相交流,逐渐萌生了对中国书画的真正热爱,从而慢慢开始了书画收藏。不少老年收藏者是在老年大学或者社区学校里面经过一段时间的书画培训之后,才开始书画收藏的。其实,这也是很多书画收藏者的心理发展轨迹。许多藏友都曾经学习书法、绘画,粗通文墨丹青,略有艺术感觉,开始偶尔买些字帖画谱,渐渐地就觉得印刷品不过瘾,想多见识真东西,也就走上了收藏书画的道路。这一类人特别多,虽然购买力不是太强,但是收藏书画的热情相当高。这类人心理比较单纯,就是那一点对传统艺术的比较初级的喜爱。

  心理二:痴迷艺术

  这一类人可谓是真正热爱中国书画艺术的玩家,也是书画收藏的中坚力量,其中一部分人本身就是艺术家。在这部分人中,有经济实力相当好的,也有经济情况比较窘迫的,三教九流的人都有。但这部分人中,不论是社会上层的高雅人士,还是贩夫走卒之流,他们的共同之处就是对中国书画爱入骨髓。所以,笔者常常能在拍卖会上看到有人打扮得衣冠楚楚,可以为某张字画一掷千金;也见过有人穿得破破烂烂,衬衫几天都没换过了,但拎着一个装有十几万现金的破皮包,对某张心仪已久的字画势在必得。在这部分人中,可能有人连打车都舍不得,却可以毫不吝尚地花大额资金买字画。这是一批真正懂得艺术的藏家,让人尊敬。

  心理三:附庸风雅

  这部分人是社会上的各界成功人士,他们购买书画的举动,我们不妨套用一句成语:“附庸风雅”。当然,必须申明的是,这里没有丝毫贬低他们的意思。这类收藏者原本有其他的奋斗方向,成功后开始关注文化,喜欢“风雅”,这是一种非常好并且值得大力提倡和帮助的现象。在笔者看来,将资金投在艺术品上,比单纯的物质享受有意义。这部分人均为社会精英,对社会有一定的号召作用,他们尊重艺术、爱好艺术的行为也能对社会有良好的导向作用,有助于宣传艺术,宣传传统文化。这部分人虽然购买力很强,但由于对书画不甚了解,所以购买书画时常常吃亏上当。

  心理四:投资发财

  前三种人收藏,首先都是基于对书画的爱好,而第四种人则是一些纯粹的投资者。他们原本是在股市、期货上投资的,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觉得近年来书画升值空间大,从而将大量资金注入书画市场。这些人收购书画时都有详密的计划,在收购时也有高人帮忙策划和掌眼。他们收藏书画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投资赢利。

  各种心理没有孰优孰劣,存在即是合理。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文由人民币收藏网提供ar6.cn,您可以按ctrl+D添加到收藏夹,方便下次查询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底部导航
第一版人民币 第二版人民币 第三版人民币 秦朝先秦钱币 错币成交价格 错版人民币 清朝钱币 明朝钱币 元代钱币 金代钱币 北宋钱币 隋朝钱币
第四版人民币 第五版人民币 错币交易平台 五代十国钱币 纪念币收藏网 金银币收藏 钱币商城 西夏钱币 辽代钱币 南宋钱币 唐朝钱币 汉朝钱币

手机版|小黑屋|现代钱币收藏网 ( 冀ICP备2023036336号-1 )

GMT+8, 2024-7-1 07:41

Powered by Discuz! X3.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