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纸钞上的书法艺术一

2013-10-29 07:41| 发布者: 人民币收藏| 查看: 4264| 评论: 0

摘要: 纸钞上的书法艺术(一)真书真书也叫楷书、正楷、正书。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字形由扁改方,笔划中简省了汉隶的波势,横平竖直。也是我们日常书写中比较标准正统的字体。在钞票中我们可以随处可见楷书踪迹 ...

纸钞上的书法艺术


(一)真书


真书也叫楷书、正楷、正书。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字形由扁改方,笔划中简省了汉隶的波势,横平竖直。也是我们日常书写中比较标准正统的字体。



在钞票中我们可以随处可见楷书踪迹。如第一套人民币中的汉字,多以标准的正楷体书写,笔法有力,中规中矩。由中国银行所发行的港币、澳门币中,除行名和部分货币面额以外的汉字部分也基本是以正楷体作为其基本字体。台湾新台币是楷书使用最为广泛的,几乎所有的汉字均已楷体书写。


(二)草书


草书,是为了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书体。《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草书始于汉初,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



由于草书书写和辨认上对于大多数不了解书写其章法的人来说还是有一定困难,因此,现代钞票中主要文字里还是很少有草书出现。据笔者统计,在日本银行2000年发行的“弐千円”日元钞票中可以找到草书踪迹,但这里的草书并非完全是中文书法中的草书,而是掺有了日文书法,但归纳起来也应该算作草书范畴吧。


(三)隶书


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隶书在人民币上的使用并不多见,在现代日元以及过去的韩元中隶书更为多见。或许是和日本有喜欢使用隶书字体有关。也正是因为此,很多日本殖民时期所发行的伪币中也同样有隶书字体的存在。如蒙疆银行、台湾银行券等。


(四)篆书


篆体,汉字古代书体之一,也叫篆书。是对古文字的统称。“篆者,传也,传其物理,施之无穷。”



如今篆体更多用于书法交流或者在印章中出现。如现今的人民币、新台币、新加坡元、日元等纸钞上的印章中,依旧以中国汉字篆体字为主要载体。


(五)宋体字



宋体,是在中国宋朝发明的一种汉字印刷字体。笔画有粗细变化,而且一般是横细竖粗,末端有装饰部分(即“字脚”或“衬线”),点、撇、捺、钩等笔画有尖端,属于白体,常用于书籍、杂志、报纸印刷的正文排版。因从明朝传入日本,而又称为明体、明朝体。宋体字在钞票应用广泛,如香港汇丰银行流通版港币行名、面额汉字等多为标准的宋体字。


(六)现代字体


信息时代,随着各种计算机字体的广泛应用,钞票也不例外,很多钞票中的汉字已经开始使用现代的新字体,给人以新的视觉效果。如大西洋银行所发行的流通版澳门币中,所使用的POP字体,即 Point of purchase卖点广告字体。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文由人民币收藏网提供ar6.cn,您可以按ctrl+D添加到收藏夹,方便下次查询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底部导航
第一版人民币 第二版人民币 第三版人民币 秦朝先秦钱币 错币成交价格 错版人民币 清朝钱币 明朝钱币 元代钱币 金代钱币 北宋钱币 隋朝钱币
第四版人民币 第五版人民币 错币交易平台 五代十国钱币 纪念币收藏网 金银币收藏 钱币商城 西夏钱币 辽代钱币 南宋钱币 唐朝钱币 汉朝钱币

手机版|小黑屋|现代钱币收藏网 ( 冀ICP备2023036336号-1 )

GMT+8, 2024-6-27 01:28

Powered by Discuz! X3.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